(一) 港航建设“新飞跃” “十二五”期全市累计完成港航项目建设投资31.44亿元,为“十二五”目标的153%,是“十一五”的10倍。建设码头9座,23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新增吞吐能力1100万吨。黄州国盛综合码头、楚江综合码头、禹杰综合码头、临港新城综合码头、黄梅小池综合码头,武穴件杂货码头、亚东水泥专用码头、马口工业园综合码头,团风罗霍洲码头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另外,黄州钟家湾综合码头、祥宏物流综合码头、晨鸣纸业综合码头,蕲春管窑物流综合码头,蕲河航道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完成前期即将开工,港航项目投资规模突破60亿元。 黄州港唐家渡港区以临港新城综合码头为龙头的一批港口码头项目的建设,为黄冈对外开放迎得了先机。2015年,黄州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二)水路运输“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路运输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化的发展态势。 累计投入资金52362.4万元,新建船舶189艘,新增运力达60万载重吨;全市运输企业已达54家,单船运力平均达到1417载重吨,完成防污染改造船舶81艘,争取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1960.19万元。拥有运输船舶(含渡船、旅游船艇)1016艘,运力102.3万载重吨,其运力发展为“十一五”期末的 2.33倍,实现运力百万吨水运大市目标;港口经营企业186家、287个泊位,规模以上造船企业13家,年造船能力已突破100万吨。2015完成港口吞吐量5100万吨,提前一年实现年吞吐量比“十一五”期末翻番的目标。 (三)安全监管“新常态” “十二五”累计发生水上交通事故0.5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0元,全市船舶安全面达到99.9%。共完成渡船更新改造61艘,建立水上应急搜救指挥分中心,设立重点水域、重点渡口固定视频监控点4处、监控平台11个,安装北斗卫星导航设备130台套,开通水上极端恶劣天气短信预警平台,发送预警信息32条。 (四)规费征收“新措施” “十二五”期,我市牢固树立水路规费是事业发展的保证意识,不断创新征收措施,累计完成水路交通规费11117.99万元,每年都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递增率达12%以上。 (五)文明创建“新硕果” 市局机关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武穴港航局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系统文明单位覆盖率100%。市局机关先后被中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授予长江水域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港航海事系统“文明示范窗口”和先进单位、黄冈市“五一劳动奖章”、黄冈市园林式单位等称号。全系统创建省级“六型”文明示范窗口15个,1人荣获省政府表彰的安全监管先进个人,1人荣获省交通运输厅表彰的先进工作者,5人次荣获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十行百佳”荣誉称号
|